理念—— 突出党建引领:把握重点“融什么” 基于食品学科资源禀赋,树立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,全面对标一流学科建设指标,做到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到哪里,党建就推进到哪里,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整体性推进学科建设。
方法—— 立足功能定位:打通堵点“可以融” 通过四个功能维度有效破解党建与学科建设“两张皮”问题。
系统思维做谋划 构建党的领导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全覆盖的工作格局,建构“大思政”育人模式,坚持聚焦“四个面向”进行顶层设计。
把准方向定坐标 坚持党建举旗定向,确保学科发展符合党的教育方针、国家发展战略;发挥党建培根铸魂功能,培养拔尖创新人才、提升科研水平、推进成果转化、促进社会服务。
服务大局谋发展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破解学科交叉、产教融合等发展难题,充分发挥总揽全局、决策核心和组织协调作用。
凝聚人心聚合力 做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发挥党组织引领师生、宣传师生、组织师生、服务师生、造福师生的作用,让党建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。
路径—— 围绕中心工作:破解难点“怎么融” 党建融合人才培养,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一是把立德树人贯穿教学科研。打造教研一体、学研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支撑体系,创建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为主线的“协同—靶向—联效”育人模式、“多交叉”科研思政教育模式和以培养弘扬科学家精神、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的“横—纵双维”评价体系,实现“铸魂”“育人”并重。二是以党建为龙头搭建全员育人平台。坚持需求导向、多维协同、实践赋能,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、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等活动,汇聚融通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。三是五育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活动,将红色基因进一步根植在学生心中。以党建带团建,推动良好的学风带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党建融合科技创新,提升承担重大项目能力 学院加强有组织的科研,将党建向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,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成立党支部,激发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新动能。以提高使命、担当和责任意识为根本,把爱国爱党情怀、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于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中;在组织课题、研发产出、成果申报、奖项申请等方面发挥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。现已获批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。
党建融合队伍建设,点燃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以“四有好老师”“四个引路人”“四个相统一”作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的目标靶点,一是加强组织建设,以先进思想引领人。把支部建设成团结凝聚师生,攻坚克难,推进学科建设、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。引导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。二是搭建活动平台,以良好氛围熏陶人。举办新教师入职宣誓和老教师荣休仪式。充分利用组会、团队研讨及交流谈心等方式,实现学科建设思想上的统领,形成良好风尚。三是发挥“头雁”效应,以榜样力量激励人。推进“双带头人”培育工程;选树“师德的表率、育人的模范、学术的专家”成为“党员先锋岗”,开展师德典型主题报告会、教授名师授课观摩,激励教师见贤思齐。
党建融合社会服务,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担当作为 一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。加强“有使命、有组织、有价值”的科学研究,推进重点研发项目、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建设,提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。二是服务经济主战场。通过实现政企校三方精准定位、精准对接、精准发力的方式推进深入合作,聚焦辽宁“一圈一带两区”建设、大连GDP“三年过万亿”目标要求,助力预制菜产业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。三是服务“国之大者”。加强对老少边地区帮扶,师生深入广西百色、江西赣州等地开展政策宣讲、科技扶贫,推进地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,为共同富裕提供技术知识、产品研发和人才供给服务。
成效—— 同频共振领航学科建设 党的组织优势彰显 学院获评“辽宁省校园先锋示范岗”并入选“辽宁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”,教工一支部顺利完成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”建设验收。
立德树人成效巩固 学院涌现出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“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”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辽宁教书育人楷模”“辽宁最美教师”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“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”等先进典型。
中心工作提质增效 学院先后获评“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‘十三五’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”“辽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”;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;通过“海参自溶酶技术”“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”“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”等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特色海洋食品产业跨越式发展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文字/中食智库
编辑/司炳昺
审核/司炳昺、刘海丽、高丽华
编辑/司炳昺
审核/司炳昺、刘海丽、高丽华